當AI x 餐飲,未來的餐飲趨勢,你跟上了嗎?

在餐飲業競爭日益激烈、消費者需求快速變化的今天,人工智慧(AI)正成為餐飲業不可忽視的新引擎。從供應鏈管理、菜單設計,到客戶體驗優化與無人化服務,AI 正深刻改寫我們對「吃」的想像。本文將深入解析 AI 如何與餐飲產業結合、目前已實現的應用場景,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與挑戰,協助您掌握這波數位革命。

智慧化點餐與個人化推薦,提升營運效率

AI 技術在點餐流程上的應用已蔚為主流。透過機器學習演算法,系統能根據顧客過往的消費紀錄與偏好,主動推薦菜單。例如麥當勞(McDonald’s)在 2019 年收購 AI 公司 Dynamic Yield,將其技術應用於得來速(Drive-thru)菜單看板。該系統能根據天氣、時間與熱門商品即時調整推薦項目,據《Forbes》報導,Dynamic Yield 協助麥當勞提升了平均訂單金額約 20%。

不只速食連鎖品牌,像是星巴克(Starbucks)也透過其「Deep Brew」AI 引擎為用戶提供個人化行銷內容與產品推薦,強化會員體驗。這些應用不僅提高顧客滿意度,也讓營運效率大幅提升,成為後疫情時代下人力短缺的最佳解方之一。

智慧廚房與食材管理,降低成本與浪費

AI 在廚房後場的應用也同樣關鍵。根據美國非營利組織 ReFED 的研究,美國餐廳每年平均浪費 110 億美元的食材,而這其中有超過一半可透過預測技術減少。AI 系統可以根據歷史銷售數據、季節與天氣預測未來需求,協助廚房準確備料,避免過度採購與浪費。

以日本餐飲業為例,全家便利商店(FamilyMart)引入 NEC 開發的 AI 預測系統,分析銷售資料與氣象、地理等變數,精準預測每日各品項的需求。據《Nikkei Asia》報導,該系統使門市報廢商品量減少了約 20%,不但降低了成本,也達成永續經營的目標。

機器人與自動化設備,重新定義服務流程

隨著勞力成本上升與人力短缺問題浮現,許多餐飲品牌開始導入服務型機器人與自動化設備,減輕員工負擔、提升服務效率。台灣的壽司郎(Sushiro)與爭鮮就使用機器人將壽司送達顧客座位,減少人員奔波。根據《商業周刊》2023 年報導,爭鮮自動化系統使員工工作負荷下降約 30%,並在疫情期間持續營業。

在國際市場,中國的海底撈早在 2020 年就全面導入機器人上菜與智能廚房系統,結合 AI 調味器精準控制湯底比例、火候與出餐速度。根據海底撈官方資料,這套系統幫助他們將廚房標準化,提高分店一致性,也減少了對資深廚師的依賴。

AI 驅動的創新菜單與口味開發

除了服務與營運層面,AI 也開始進軍最具創造力的領域——菜單設計與口味開發。IBM 的 Watson 曾與知名廚師合作推出「Cognitive Cooking」計畫,透過分析數百萬筆食譜、原料組合與口味搭配,生成新穎菜式。例如結合草莓、香菜與小茴香的異國風冷湯,顛覆傳統口味邏輯,激發顧客驚喜感。

根據英國《The Guardian》報導,2023 年英國的外送平台 Deliveroo 推出「AI 菜單設計服務」,協助餐廳根據熱銷品項與顧客偏好快速打造人氣新品,已成功提升合作餐廳的銷售轉換率約 18%。

未來展望:AI 將成餐飲品牌的核心競爭力

隨著演算法與感測技術日益進步,AI 在餐飲業的應用將更全面、更智慧。例如:結合視覺辨識與語音 AI 的「無人餐廳」將進一步普及,消費者可透過刷臉點餐與支付、AI 語音助理回答菜單問題;甚至有 AI 協助開設新分店選址與定價策略,全面提升決策科學化程度。

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Statista 的預估,全球 AI 在餐飲業的市場規模將從 2022 年的 39 億美元成長至 2030 年的 97 億美元,年均成長率高達 12.5%。這也意味著,未來能否善用 AI 技術,將直接影響餐飲品牌的存亡與競爭力。

結語:你準備好迎接 AI 餐飲時代了嗎?

從點餐體驗、廚房管理到創意菜單與行銷策略,AI 正逐步滲透餐飲業的各個環節。對於餐飲從業者而言,這不僅是挑戰,更是重構經營模式的轉機。面對變革,唯有主動擁抱科技、強化數據能力與跨領域整合,才能在這場革命中立於不敗之地。未來的餐飲不只是好吃,更是智慧、永續且客製化的體驗。你,跟上了嗎?

泰國國際連鎖加盟展TFBO:2025/06/04-06/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