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鎖餐飲未來轉型趨勢:減碳不是選擇,是生存之道

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,全球平均溫度和碳排放量在2023年都創下了新高,儘管各國宣稱要減碳達到淨零排放

連鎖餐飲未來轉型趨勢:減碳不是選擇,是生存之道

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,全球平均溫度和碳排放量在2023年都創下了新高,儘管各國宣稱要減碳達到淨零排放,但全球增溫趨勢仍難以遏止,如果你以為淨零排碳與餐飲業關係不大那就錯了,事實上,連鎖快餐店和咖啡店等碳排放已佔全球餐飲業的很大比例。

當全球都在為環保而努力,也使的業內領先企業已開始重視減碳和可持續發展,不少國際連鎖餐飲企業把減碳和環保作為發展策略,透過綠色供應鏈、優化菜單、提高能效等途徑大幅降低碳排放,這不僅是企業社會責任,也將直接影響到品牌美譽和商業收益。

在後疫情時代的新的競爭環境下,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連鎖餐飲企業必須正視的現實選擇。

連鎖餐飲碳排放的現狀

餐飲業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,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21年的報告,全球餐飲業占比8-10%的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。包括漢堡王,麥當勞等知名快餐連鎖品牌在內的全球快餐業,其碳排放量佔全球餐飲碳排放的20%以上,以美國為例,2019年快餐業的碳排放總量達到2,120萬噸,全球每杯咖啡的平均碳足跡約為0.8-1公斤CO2當量,由此估算,星巴克等知名連鎖咖啡店的年排放可能超過500萬噸。

減碳行動的影響因素

連鎖餐飲企業採取減碳行動的效果,受到以下幾個關鍵因素的影響:

政府政策和法規

政府的環保政策和碳排放法規,會強制或鼓勵企業採取減碳行動,例如歐盟和加州設有嚴格的再生能源標準,要求一定比例的電力來自可再生來源,促使餐飲企業加速轉向使用清潔能源,許多市政府也實施塑膠禁令,限制企業使用塑膠餐具和包裝。

社會環保意識提升

隨著民眾對環境議題的重視,消費者傾向支持有社會責任和致力減碳的品牌,推動企業為獲得更好商譽而減少碳排放投入更多資源,根據調查,近七成消費者會先選擇追求可持續發展的餐飲企業。

運營成本考量

很多減碳方案如使用LED照明、感應水龍頭,長遠可幫助企業大幅降低能源和水資源成本,具有直接的經濟效益誘因,麥當勞表示其能效方案令全球節省操作成本超過7億美元。

技術創新應用

太陽能光伏系統、電動車充電設施等新技術和方案的出現和商業化,也會推動和激勵企業採取更高效的減碳行動,新技術可支援更宏觀的減碳策略。

連鎖餐飲業者在減碳方面的努力

連鎖餐飲業近年來也開始重視減碳操作。根據一項調查,超過80%的國際餐飲連鎖品牌已經制定了減少碳排放的目標,他們採取的減碳措施主要包括:

改用可再生能源

許多連鎖餐飲業者開始在門店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,以減少電力使用對環境的影響。如星巴克已宣布2030年所有店鋪將100%使用可再生能源,Chipotle墨西哥餐廳也計劃在未來幾年內使其所有餐廳達到80%的可再生能源使用率。

提高能源使用效率

通過改造老舊設備、安裝感應燈具、改用LED燈具等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也是他們重要的減碳方法,麥當勞和必勝客透過改造製冷系統使耗電量降低45%,漢堡王也在門店廚房安裝自動感應水龍頭以減少水資源浪費。

減少浪費和製造垃圾

如鼓勵顧客自備餐具,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,製作過量食物等都可減少垃圾產生,以SUBWAY三明治連鎖店為例,推出新項目鼓勵顧客自帶環保飲料杯,而他們也不再提供塑膠吸管,估計每年可減少500萬個塑膠吸管被丟棄。

改良包裝材料的可持續發展性

許多連鎖餐飲企業也致力建立完全可回收和可堆肥的包裝解決方案,如必勝客改為可堆肥的紙杯、麥當勞改用纖維材質的吸管等,預期2025年,必勝客和麥當勞100%的包裝材料將可回收使用。

連鎖餐飲的碳足跡

連鎖餐飲業的經營與大量溫室氣體排放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主要體現在:

原料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的排放

連鎖餐飲大量使用肉類、乳製品等農畜產品,根據研究,全球肉奶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占全球總排放量的14.5%,大規模養殖也會產生大量甲烷、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。此外,原料的長距離運輸也會排放大量碳。

垃圾和廚餘處理中的溫室氣體排放

連鎖餐飲製作和銷售過程中產生的廚餘和廢棄餐具、包裝等在處理和分解時會釋放甲烷等溫室氣體,據統計,美國快餐業每年的廚餘和廢物足以圍繞地球一圈。

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危機,減碳刻不容緩。作為碳排放大戶的餐飲業也必須踐行減碳責任。通過調整運營模式、推進技術創新等舉措,連鎖餐飲業有望實現碳中和,為構建零碳未來作出積極貢獻。

延伸閱讀:

參展複利學:讓付出去的展位費自己流回來

探索韓國咖啡文化:市場挑戰與趨勢

探索越南:連鎖加盟業的興起與市場潛力